“‘十三五’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階段,這期間鋼結構市場、機遇和發展空間都十分廣闊,鋼結構行業完全能夠有所作為,也一定能夠創造出新的天地。”這是中國鋼結構協會會長岳清瑞在山東省濟南市召開的“中國鋼結構協會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上的一席話。
在本次會上,選舉產生了中國鋼結構協會第七屆理事會領導機構,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院長岳清瑞當選第七屆理事會會長、中冶建筑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技術總監侯兆新當選第七屆理事會秘書長;公布了“2015年度中國鋼結構協會科學技術獎”,由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完成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超大空間結構工程創新與實踐”獲得特等獎,浙江精工鋼結構集團有限公司完成的“大跨度鋁合金單層網殼結構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等6個項目獲得一等獎,由中建鋼構有限公司完成的“大尺寸、超厚板天圓地方復雜變截面過渡節點制作關鍵技術”等9個項目獲得二等獎。
齊心協力創輝煌
岳清瑞說,目前,我國鋼結構行業的制作、安裝技術已達到國際水平,產業規模與鋼鐵行業一樣位居全球第一。岳清瑞認為,我國鋼結構行業在基礎設施、大型公共建筑、工業廠房及設施、大跨度橋梁、高聳塔桅、海洋工程及能源等工程建設中發揮了巨大作用。2011年至2014年,我國鋼結構年產量從約3000萬噸增長到約5000噸,平均年增長率10%以上,這些成就凝聚了鋼結構行業從業人員的共同努力。
岳清瑞詳細介紹了2014年度對鋼結構行業的調研情況。岳清瑞說,中國鋼結構產業涉及鋼管、鋼絲繩、冷彎型鋼、房屋建筑、塔桅、橋梁、容器、鋼筋焊網、海工平臺、焊接材料等領域,2014年鋼結構加工產量約為4500萬噸~5000萬噸,一些大型制造企業的技術標準、加工能力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鋼結構行業正向制造強國目標努力前進。
岳清瑞表示,鋼結構行業與鋼鐵行業的發展息息相關,產業鏈可以不斷的變化和延伸。目前鋼鐵行業處于產能過剩階段,產品結構需要重大調整。他希望鋼鐵行業與下游用戶緊密合作,實現雙贏。
出路就在自己腳下
侯兆新就鋼結構行業的現狀、問題和對策發表了“新常態下鋼結構行業出路”的主旨演講。侯兆新說,中國鋼結構行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具體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保持了15年高速發展,二是鋼結構工程技術體系基本形成,三是社會各界越來越多接受鋼結構、成功實施了大批高難度復雜鋼結構工程,四是鋼結構的制造、安裝技術達到國際水平。
侯兆新冷靜地分析了鋼結構行業存在的問題:一是建筑鋼結構為主要應用領域,工業廠房鋼結構占首位,工業建構筑物領域基本全覆蓋;二是大跨度、超高層及高聳結構已成主力,中小跨度橋梁亟待突破;三是鋼結構住宅沒有根本性突破,鋼結構未進入建筑業主戰場;四是“東強西弱”格局沒有根本打破,“走出去”的步伐不盡如人意;五是鋼結構行業在夾縫中求生存、在模糊中求政策、在孤單中求支撐。
侯兆新說,目前,鋼結構企業接單越來越難、盈利越來越難,應收賬款的風險越來越大,還要面對越來越嚴格的環保壓力等,但這些只是表象的問題,究其原因是發展的速度在變化、供需結構逆轉等問題所導致。侯兆新引用了稻盛和夫的“冬天越寒冷,春天的櫻花越爛漫”以增強同仁們的信心。
侯兆新認為,有困難,是挑戰,更是機遇。侯兆新希望,企業盡快理順經營思路,走出誤區,制定符合企業實際的經營策略。譬如,開發新產品、采用新技術、提供新服務等,構建內部和外部良好的人際關系也非常重要。
建筑工業化必成趨勢
中建鋼構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宏認為,隨著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建筑工業化必成趨勢。
王宏用一張地震統計表展示了發生在中國、美國、日本的地震名稱、時間、震級、死亡人數,觸目驚心的是,在地震中死亡的人數中國排名靠前。有關地震專家曾表示,地震本身不殺人,房屋的破壞才是導致人員傷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宏用一幅幅照片再現了因建筑質量倒塌的建筑。他說,如果說“樓倒倒”、“樓歪歪”、“樓脆脆”是顯性的質量問題,被社會大眾所了解。但事實上,中國有些建筑因存在一些隱性的質量問題,不得不提早進行拆除。
王宏表示,建筑的核心價值就是呵護人的生命,建筑安全與食品安全、藥品安全一樣重要。
王宏認為,未來30年中國建筑將出現3個轉變:一是由高大新尖向普通大眾建筑轉變;二是由片面追求造型好、工期快、成本低向追求堅固、實用、綠色轉變;三是由粗放式的生產方式向精益化的生產方式轉變。
長江精工鋼結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席總裁、總工程師,精工鋼構國際公司總經理陳國棟分享了精工國際走出國門的經驗。據陳國棟介紹,歷時6年,精工國際與24個國家(地區)建立了業務聯系,在海外建立了8個分公司,承攬了30余項工程。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陳國棟總結為“精耕技術、落地質量”。
陳國棟說,毋庸置疑,國外項目的利潤率平均水平高于國內項目,要想成功邁出國門,必須具備國際化的思維、施工和管理理念。通過技術先行、技術營銷,憑借產品的品質贏得“回頭客”。陳國棟表示,讓客戶滿意、讓企業滿意是精工國際不懈的追求。
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會長郝際平應邀出席會議并講話。郝際平說,近20年間,我國鋼結構事業取得了跨越式發展,無論是設計,還是制作、安裝的整體技術水平已不遜于國外,大量的鋼結構建筑像雨后春筍般涌現,為我國的城市建設增速、提質。郝際平表示,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會愿與中國鋼結構協會攜手并進,開創我國鋼結構事業的新局面。(中國建設報 ) |